世界关注:突发:融资60亿,接连裁员

裁员一定要在现金充沛时进行,否则立又立不住,躺又躺不平。

作者丨铅笔道编辑部


【资料图】

近期,多家科技独角兽再爆裁员消息。比如明略科技,累计融资额超过60亿元,也被爆出“裁员/收缩”消息。

当然,铅笔道并不认为以上是“坏消息”。相反,它们都是“正常消息”,属于业务下滑后的正常调整。只是对创业者而言,大家能从中能获得什么启发?

明略科技成立于2006年,历经16年发展,业务可总结为一句话:利用“大数据+智能”,帮助企业数字化。比如营销方向,它帮助客户监测广告,优化投放;比如获客方向,它帮助客户做私域流量运营,促进转化。

此次的裁员消息,信源多来自匿名社区,尚未得到官方证实。多位自称为“明略员工”的用户透露,此次公司裁员广泛,有几个重要表现:

一,裁员人数多。二,涉及业务广。

据自称为员工的用户透露,公司貌似已经裁去公安、数字城市、金融业务线,还剩下“秒针”业务(2006-2014年的核心业务)。但即便是“秒针”,也是按照部门薪水裁员50%。

结合多方信源,此次裁员并非“新计划”,有几个关键节点:

第一个节点是2021年11月,这是裁员的开始。据匿名员工透露,去年年初,公司完成数亿美元融资,但于11月份开始陆续裁员。

第二个节点是今年4月。据业内人士透露,明略推出“节流计划”,2021的年终奖励将推迟至2022年Q3发放——此时公司已经经历两波裁员。

第三个节点是今年6月。据互联网分析师于斌透露,明略已经从3000人裁至2000人。

第四个就是今年10月:公司已裁至1000多人。

从综合表现看,铅笔道认为:明略此次裁员,志不在发展,而是自保生存,属于断臂求生。

本次砍掉的业务包含“公安线”:比如,用大数据+智能辅助公安系统破案——要知道这是明略2014年转型后开辟的第一条重要业务线,但此次裁员也未能幸免于难。

明略的发展历程可以很清晰地分为两段:2006年-2014年,公司以“秒针业务”为核心,但2014年业务见顶;2014年,创始人吴明辉带队二次创业,次年石家庄公安局找上门来——这给了吴明辉进入公安信息化的重大机遇。

此次砍掉的业务还包括数字城市。据明略官网信息显示,在2014-2018年,公司的核心突破就是拓展政府业务,比如参与长沙城市超级大脑项目,打造智慧长沙。此次调整中,政府业务也未能幸免于难。

即便是支撑吴明辉创业前8年的“秒针业务”,裁员幅度也高达50%。

但铅笔道认为,明略此次调整属于明智做法。据了解,此次裁员的核心原因是公司自我造血能力不够(收入能力)——营收能力养不活如此规模的团队。

但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,可能与资本市场的融资不畅有关。据铅笔道观察,因为营收导致的裁员往往温和,因为融资不顺的裁员往往剧烈。

而后者发生的核心原因,与风向的突变息息相关:比如计划中的融资无法兑现,比如积极的资本市场突然消极。由此带来的突变,让企业不得不跟着剧烈突变。

据铅笔道Data数据,明略的最近一轮融资发生在2021年,此后再无融资。

在这种情况下,铅笔道认为:明略的裁员做法属于明智之举。裁员面前,企业必须杀伐果断。

据铅笔道调研,非实体企业(科技/互联网公司)多无固定资产,除去可控的外部支出外,大部分费用集中在员工薪酬上——只要减员策略得当,企业多半能生存下来。

在这其中,相对危险的是员工规模>1000人的企业。一旦市场突变,企业剧烈裁员的现金成本最容易突破临界点。

据铅笔道统计,90%以上的企业家财富在千万级别及以下。一旦千人规模的企业剧烈裁员,出现资金窟窿后,老板很难短期筹措资金,往往更容易的选择是企业破产。而百人规模的公司,即便遭遇市场突变,创始团队往往有能力堵住资金窟窿。

一位创业者曾向铅笔道透露,市场突变时公司账户还有800多万元现金,但经调整后,企业员工还有200-300人,此时如果立刻裁员现金不够,但不裁员只能一起等死。最后结局非常遗憾,煎熬2-3个月后,该公司最终倒闭:200-300员工跟着熬到最后。

因此裁员一定要在现金充沛时进行,否则立又立不住,躺又躺不平——就像身体斜在空气中,上面有把刀,下面有根针。

今年,99%的企业裁员都是“正常消息”。对于创业者而言,不必讳莫如深,更不必惧怕负面,要理性地决策:一旦认为裁员有必要时,请立刻动手。

铅笔道编辑部成员不持有所述企业股份,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

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:铅笔道。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和讯网立场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请自担。

关键词: 资本市场 信息显示 二次创业